品悟新時代發(fā)展成就,奉獻新征程奮進力量。2024年7月至9月,
“矯治罪錯,護航未來”——罪錯未成年人矯治教育成效研究暑期實踐隊(以下簡稱“實踐隊”)26名實踐隊成員在湖北省武漢市、黃石市、十堰市、河南省開封市、貴州省畢節(jié)市等多地開展了集中實踐和個人自主實踐。通過實地走訪檢察院、法院、律所、專門學校等,
以專門學校為重點,隊員們和六大保護主體深入對話,切實了解了各地罪錯未成年人矯治教育現(xiàn)實狀況,對矯治教育的現(xiàn)狀、問題及解決建議形成了較為全面、科學的認知。


一、實踐項目介紹
近年來,我國未成年人犯罪問題日益突出,呈現(xiàn)低齡化、數(shù)量增加等趨勢,暴露出教育保護及社會治理體系的不足。針對這一問題,我國已初步建立了以專門學校為主的矯治教育體系,
但仍存在家長重視不足、社區(qū)矯治專業(yè)化欠缺、協(xié)同機制不健全等問題。


基于此,本實踐隊以罪錯未成年人的矯治教育現(xiàn)狀為研究主題和中心,以普法宣傳和實踐調研為抓手,通過
線上問卷收集、分發(fā)自制宣傳冊、演示情景劇、PPT展示、普法宣講等多樣方式進行普法宣傳和法制教育,既厘清現(xiàn)存主要問題和困境,又進一步促進了該主題成效的推廣,提高其社會影響,
以期為罪錯未成年人的矯治教育事業(yè)提出解決建議并促進其發(fā)展。
二、實踐風采展示
1.調研前期準備工作
在開展調研活動之前,實踐隊核心成員檢索并梳理了
有關罪錯未成年人矯治教育的現(xiàn)行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規(guī),明確了調研的主題方向和主要范圍。在與指導老師項焱老師溝通討論后,實踐隊著手策劃內部人員分工與合作,并積極
聯(lián)絡對接訪談單位,擬定訪談提綱和調研問卷。
2.協(xié)商對接法律援助中心
實踐隊在
法學院項焱老師的介紹與指導下,
依托武漢大學法律援助中心開展本次暑期實踐。在深入了解我國罪錯未成年人矯治教育現(xiàn)狀建設的同時,充分結合法援中心的公益屬性,加強對于未成年人的普法教育宣傳以及對于法律援助的認知,
為矯治教育發(fā)展納入公益法律服務力量。
3.實踐活動實施階段
(1)探索階段:厘清建設難點與協(xié)調痛點
在探索階段,實踐隊主要以河南等未建設專門學校省份的政府機構為調研重心,實踐隊員
蘇裕程同學前往
開封市尉氏縣政法委,與政法委李書記開展訪談。通過訪談,探究了
未建設專門學校省份在建設方面存在的障礙和不足,對現(xiàn)狀有了初步認知。


(2)初創(chuàng)階段:探知首創(chuàng)意義與奠基作用在初創(chuàng)階段,實踐隊
集中實踐來到湖北省黃石市,以
湖北第一家公辦專門學校——啟航學校為調研重心,并走訪西塞山區(qū)人民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機構,參觀青少年法治基地、向專門學校學生普法、演示情景劇……在多樣的方式輔助下,實踐隊
更為深入地探究了矯治教育體系構成與專門學校措施等實際問題。
此外,實踐隊員在前期的了解基礎上也各自開展
個人實踐,隊員
陳璐璐同學和李思楊同學前往武漢市江漢區(qū)人民檢察院對未檢副主任
何艷檢察官進行訪談;隊員
付佳卉同學前往立豐律師事務所采訪
汪群律師;隊員
盧蘊哲同學則是來到十堰市
啟明學校參觀并與學校領導進行座談……



初創(chuàng)期間的集體和個人實踐對支持和推動實踐隊進一步采取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方式,
探尋司法實踐中加強與立法之銜接的應然路徑產生重要影響。




(3)深化階段:學習優(yōu)秀經驗與進行推廣在深化階段,實踐隊隊員
林涵同學和張涵程同學來到
貴州省——專門矯治教育學校數(shù)量最多、建設時間最長的省份進行調研學習。兩位隊員首先前往金沙縣沙土鎮(zhèn)開展普法;隨后,隊員們分赴沙土鎮(zhèn)初級中學、第三小學、第一小學和赫章縣達依鄉(xiāng)茶園小學等地開展調研;此外,兩位隊員
與關心下一代委員會工作人員一同前往留守兒童家中進行慰問,了解監(jiān)護人看護情況,完成相關法治宣傳教育;最后,特別
趕往赫章縣第六中學,參觀并采訪了該校教務主任,對學校關于罪錯未成年人的專門矯治計劃、實施狀況和成效開展調研。


此次實踐,隊員們對貴州省畢節(jié)市專門學校發(fā)展情況、罪錯未成年人矯治經驗成效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關注偏遠地區(qū)留守兒童犯罪預防工作,強調家庭在未成年人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切實提升了當?shù)鼐用竦姆伤仞B(yǎng)與意識。同時,
當?shù)貎?yōu)秀先進的經驗也給實踐隊留下了深刻的影響,推進實踐隊研究發(fā)展。






三、實踐普法宣傳
“預防犯罪就是保護,懲治違法也是挽救。”為更好發(fā)揮此次實踐育人以法的作用,實踐隊自制普法宣傳手冊與普法情景劇開展普法,并前往留守兒童家中進行慰問。




在黃石市啟航學校與赫章縣第六中學,面向迷途的失足少年,實踐隊演繹普法情景劇--少年迷途,知返尚有重啟之機。而敬畏法律,是重啟人生的鑰匙。


在達依鄉(xiāng)茶園小學與沙土鎮(zhèn)初級中學,面向懵懂的困境兒童,實踐隊在貴州的深山中播散著法治的種子與理想,呼吁他們學會運用法律的盾牌保護自己。


四、實踐感想精選
付佳卉:此次訪談讓我更加堅定了投身于罪錯未成年人權益保護事業(yè)的決心。我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們能夠構建一個更加健全、更具包容性的未成年人司法與保護體系。
李思楊:很感謝此次實踐活動,讓我了解到了罪錯認成年人專門矯治教育的艱辛與不易,也滿懷信心地期待未成年人成長擁有更好的環(huán)境。
李若瑤:學校不僅通過學科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職業(yè)技能培訓等多維度教育手段,有效促進了學生在知識、技能、心理和行為上的全面轉變,而且通過個性化的矯治計劃,確保了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適合自己的教育和幫助。
五、實踐成果總結
1.線上數(shù)據(jù)整理與案例分析
經統(tǒng)計篩選,實踐隊累計收集
678份面向大眾的有效問卷,并針對專門學校的性質、教育與懲罰的關系等問題
對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分析,形成可視化圖表。此外,實踐隊還重視案例的檢索參考,對相關案例
進行了實證分析,總結司法裁判規(guī)律。




2.線下調研成果
本次暑期實踐中,隊員們的累計走訪
20家單位,收集實踐日志與心得
52篇,并結合前期查閱的域內外文獻資料撰寫了
15000+字的罪錯未成年人矯治教育現(xiàn)狀成效研究調研報告,以及完善針對矯治教育的建議稿。


3.媒體宣傳報道
在宣傳方面,實踐隊
自主設計制作了宣傳海報以及普法宣傳手冊,并將實踐過程素材整理為推文、視頻等在各大媒體平臺投稿發(fā)布,發(fā)表于大學生云報、長江頭條、多彩大學生網(wǎng)等
40余篇媒體報道。同時,實踐隊分別制作了時長為
3分鐘的
黃石市實踐視頻與實踐總結視頻,通過視頻形式增強宣傳的趣味性與吸引力,豐富宣傳方式。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育人以法,潤物無聲。新時代的法律人有責任關注和參與社會問題的解決,推動社會進步。本次實踐綜合線上問卷調查、線下多主體調研訪談等形式,了解了國內多地罪錯未成年人矯治教育現(xiàn)階段的發(fā)展成就、深入探究了現(xiàn)存問題和痛點、梳理了司法實務中協(xié)調聯(lián)動思路,
致力于探索對罪錯未成年人更為完善和穩(wěn)定的矯治教育機制。
未來,實踐隊將繼續(xù)錨定該領域,呼吁建議為未成年人提供更好的法律援助和保護措施,減少未成年人犯罪率,
為未成年人營造一個更加安全、健康、和諧的成長環(huán)境,讓他們在法治的陽光下茁壯成長,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