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小樹林支教調研團到聊城開始支教
今天是來到聊城的第五天了,天氣在逐漸回暖,支教工作也在慢慢步入正軌。
我們一行十三人被分配到五個社區(qū),大家在不同的社區(qū)開啟了早出晚歸的上班族生活。早上八點,天剛亮不久,吃過早飯后,我們就從古色古香的古城出發(fā),前往不同的社區(qū)。只可惜路程太遠,我們只能坐在車中觀賞聊城的風景,無緣親身去感受聊城的鄉(xiāng)土人情和泥土氣息。但在車中透過車窗來欣賞美景也別有一番趣味。
聊城的古城和我想象中的景區(qū)大不相同。近些年來,大部分景區(qū)都已經被開發(fā)成只供旅游欣賞的地方,而這座古城明顯不同。古城中的人們仿佛并沒有覺得古城和現代生活有多么的格格不入,這已經儼然是一體兩面。許許多多的現代人仍像古人那樣生活在這里,感受著古城千年沉淀的韻味,也享受著現代科技的便捷。走在古城的石板鋪就的大街上,看著道路兩邊的商販,我仿佛又回到了千年前那個富有煙火氣的古城中,穿梭在古人的歡聲笑語中。生活仿佛還是生活。
很多時候,我的生活已經不由我掌控而是被推著一步一步向前走。站在橋上,我看著蕩漾著漣漪的東昌湖水,向遠處不斷延伸不知歸途。看著飛鳥著湖上翱翔,它的生活是否是自由快樂的呢?
走入社區(qū),看著大家各司其職在為社區(qū)居民解決問題,我也將思緒收回,開始新一天的工作。孩子們暫時還沒有放假,我們的這一周的任務是為下一周的授課做準備,也參與社區(qū)的相關工作,走出學校的象牙塔,了解基層人民的問題與困苦,也和新一代青少年接軌,“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終究是你們的”。
一天的備課體驗就此結束,品嘗一下聊城的當地美食,觀賞一下古城的夜間燈景,再次漫步在青苔石坂路上,看著湖水從橋下緩緩流過,一天的疲憊仿佛消失了,只剩下對美好的明天的向往。祝一夜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