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要復興,鄉(xiāng)村必振興。農業(yè)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必須堅持在發(fā)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了深入了解社區(qū)治理體系,切實保障民生,提升群眾幸福感,曲阜師范大學學生工作處“心系民生冷暖,情牽萬家燈火”社會實踐隊成員于2022年12月18日來到山東省煙臺市萊州市路旺孫家村村委會進行走訪,走訪村委工作,關注民生問題,體會基層工作。
民生工作關聯宏觀大局也關聯著千家萬戶燈火。通過村委會村民們可以傾訴苦水,表達不滿,向政府反映意見建議,加強政府與群眾之間的橋梁。實踐隊員來到孫家村村委會村委會的書記招待了實踐隊員,通過村委會孫書記的介紹,實踐隊隊員了解到,村委會每月定期召開會議,學習黨的精神,聽取村民意見,始終跟隨黨為人民服務。在實踐隊隊員的實踐過程中,跟隨孫書記,實踐隊員看到了安置在村里方便村民隨時提出意見的意見箱,村委會會及時收到建議,并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來解決反饋的問題。可以看出,村委會時刻關心村民,不斷為建設美麗鄉(xiāng)村、提高人民幸福水平、為村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共同建設美麗家園做出貢獻。
村委會要兼顧大多數人的需求,但也不能忽視少數人的利益,讓民生服務更加“溫暖”。實踐隊隊員在對孫書記的訪談中了解到,現在很多人在從“陽過”向“陽康”轉變的過程中充滿了焦慮和不安。為此,村委會和鎮(zhèn)里的分管領導專門召開了網絡主題會議,為村民們提供相關心理輔導,緩解村民內心焦慮,保障村民的身心健康。他們向村民講解了“陽康”的概念和判斷標準,并從多方面幫助村民解決因害怕“陽康”而產生的焦慮和緊張。這為村民們提供了巨大的心理安慰和信心,幫助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實現自我價值。解決了這個問題后,村委會的工作人員非常高興地承認,村莊的生機和活力逐漸恢復了。
在與村委會書記的交談接觸中,實踐隊隊員發(fā)現,村內的老人防范意識薄弱,通過電話詐騙等方式,向老年人群體實施犯罪。針對這一現狀,村委會和鎮(zhèn)里的分管領導開展了以防范金融詐騙為主題,以老年人群體為主要受眾群體的防詐宣講會。通過講解電信詐騙常見手段及各類案例,在普及防詐知識的同時,勸誡老年群體銘記“勿信勿貪”的理念,同時也針對“五不一打”“十個凡是”進行了詳細解讀,為村民防詐構筑了一道堅實的堡壘墻。宣講會結束后,村民們表示受益匪淺,不僅進一步了解了詐騙分子的詐騙手段,也更加全面地掌握了預防電信詐騙的方法,表示今后一定會繃緊防范之弦,加強防范意識,避免電信網絡受騙。
村委會工作人員表示,在目前的政策形式下,村委會的觀察和幫扶力度還有待加強。而在解決民生問題的過程中,往往不能提出新穎可行的解決方案。俗話說“人多力量大”,村委會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加入到他們中,為解決問題出謀獻策,幫助他們更好地解決相關問題,改善民生,解決人民的一件小事,就是為社會的發(fā)展邁了一小步。因此,實踐隊隊員從年輕人的角度出發(fā),結合鄉(xiāng)村振興在我國當前發(fā)展格局中所處的戰(zhàn)略性地位,建議村委會干部及黨員隊伍應不斷增強農民的社會責任意識與主人翁意識,利用全村的優(yōu)勢資源,從而助推鄉(xiāng)村建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在本次社區(qū)志愿活動中,社會實踐隊員在村委會了解了村委會民生工作的發(fā)展和改善情況,探索了村委會工作人員對民生工作的細致態(tài)度和責任擔當。村委會建立了完整的疫情核酸檢測鏈,明確了自己的思路,透明政務公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反響。社會實踐隊成員對村委會推行的新發(fā)展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對民生福祉的內涵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