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來路,啟新程。遵義是彪炳史冊的紅色革命圣地,每一片紅色熱土都是一節(jié)生動的課堂,為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遵義會議精神,走好新時代長征路。2024年7月7日至10日,“成都大學易班工作站遵義紅色文化社會調研團”組織了赴遵義市暑期社會實踐,這次以“傳承遵義會議精神,踐行新時代長征路”為主題的探訪,不僅是一次對革命歷史的深度挖掘,更是一場心靈的對話與成長的洗禮。
遵義會議會址,這座位于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qū)子尹路96號的兩層磚木結構樓房,是中國革命歷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在生死存亡關頭的一次偉大轉折,也承載著無數革命先烈的英勇與智慧。
7月7日下午,實踐團隊的成員們踏入這座充滿歷史厚重感的建筑,仿佛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他們仔細聆聽解說員的講解,認真觀看館內陳列的珍貴文物和圖片資料。
圖為成員參觀遵義會址。鄧源媛 供圖
古樸的建筑,復原的會場,以其特有的方式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他們凝視著會議室的每一個角落,想象著當年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運籌帷幄、力挽狂瀾的場景。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仿佛在訴說著那段不屈不撓的斗爭史,讓成員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圖為講解員介紹紅軍長征。譚佳韻 供圖
7月8日,成都大學實踐團隊攀登婁山關并成功登頂。婁山關,位于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境內,地處川黔交通要道,重巒疊嶂,峭壁絕立,有“黔北第一雄關”之稱,是紅軍長征途中的重要關口。
圖為婁山關小尖山戰(zhàn)斗遺址。譚佳韻 供圖
在實踐途中,搭乘登山的客車,他們領略了婁山關的險峻,也欣賞了其美麗的風景。茂密的樹林,加之云霧繚繞,更增添了婁山關的神秘氣息;險要的地勢,高聳入云的山峰,更凸顯革命的不易與領導人的智慧。山頂處,幾尊雕塑矗立著,戰(zhàn)士們神態(tài)凝重,手拿槍支,肩扛旗幟,堅守革命陣地。凝視他們,實踐團隊不禁心生敬佩,為先烈視死如歸的態(tài)度,也為他們“不打勝仗,決不收兵”的決心。
圖為婁山關紅旗。邢琪宣 供圖
在婁山關,五星紅旗隨處可見。從山腳到山頂,從山路到橋梁,一面面五星紅旗,染紅了婁山關的每個角落,點燃了每一位成員的心。撫摸紅旗,似乎跨越時空,與革命先輩對話。他們用腳步丈量婁山關的坎坷路途,走過先輩們走過的路;他們用眼睛觀察周圍的歷史景象,看著今昔巨變的風景。他們身臨其境,仿佛回到了革命年代,領悟先輩為革命、為國家奉獻一切的信念。不怕犧牲、團結協作、開拓創(chuàng)新的婁山關精神更是激勵著團隊成員們勇于斗爭、堅定信念、敢于擔當。
7月9日,實踐團隊再度啟程,這一天的行程處處洋溢著莊重與敬仰之情。實踐團首先抵達了遵義烈士陵園,這里是為國家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yè)英勇捐軀的革命先烈的安息之所。團隊成員在陵園中整齊地排列成隊,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向烈士們敬獻了花圈。
圖為調研人員在遵義紅軍烈士陵園宣誓。譚佳韻 供圖
在這片寧靜而神圣的土地上,中國共產黨的黨員們舉行了重溫入黨誓詞的莊重活動。在鮮艷黨旗的見證下,他們鄭重宣誓,那鏗鏘有力的聲音,彰顯著對黨的赤誠忠心以及對革命事業(yè)堅定不移的承諾。隨后,成員們認真地聆聽著講解員飽含深情地講述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英烈們無私無畏與堅定信念,使在場眾人無不為之動容,眼中閃爍著敬仰與感動的淚光。
當日下午,實踐團隊前往了毛澤東故居。成員們在故居中進行了細致的參觀,這些珍貴無比的歷史資料,使同學們對毛澤東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卓越領導才能有了更為深刻的領悟。參觀期間,同學們被毛澤東同志的革命熱忱和對人民的深厚情誼深深打動。他們深切地意識到,正是革命先輩們的無私付出和堅如磐石的信念,才造就了今日的繁榮昌盛與和平穩(wěn)定。
圖為成都大學易班工作站赴遵義實踐團隊合照。邢琪宣 供圖
在遵義這片承載著厚重歷史的紅色土地上,團隊成員結束了這次觸動心靈的參觀之旅。一處處革命遺跡,宛如時光的切片,將往昔的崢嶸歲月鮮活呈現。革命先輩們?yōu)榱死硐胄拍钣⒂聤^戰(zhàn)、舍生忘死的精神,深深震撼著他們的靈魂。此次之行,不僅是一次歷史的回溯,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團隊成員將銘記這段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以堅定的信仰和不懈的奮斗,讓青春在新時代綻放絢爛之花,為祖國的輝煌未來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