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民族師范學院”漫”心向國調研團隊聚焦本校師生群體,圍繞”動漫對青年國家認同教育的影響”主題,通過問卷訪談、焦點座談、實地觀察等形式展開深度調研。團隊共發(fā)放線上問卷13621份,回收有效問卷12041份,結合線下訪談數(shù)據,系統(tǒng)梳理動漫文化在青年學生中的傳播現(xiàn)狀及其與國家認同教育的關聯(lián)。
一、動漫普及率高,正向價值觀傳遞成關鍵
調研顯示,受訪學生中,76.9%有長期接觸動漫的經歷(含1年以上),其中每周觀看時長超過3小時的占比達64%。在“動漫對價值觀影響”的提問中,59.7%的受訪者認為動漫“正向影響居多”,7.6%認為“正負參半”,僅3.5%認為存在明顯負面影響。團隊成員管理學院學生楊同學表示:“《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精神,讓許多同學重新思考個人奮斗與國家命運的關系。”
數(shù)據進一步表明,68.4%的學生因觀看動漫對國家歷史文化產生興趣,73.8%曾在作品中感受到民族精神或愛國情感。
圖1 調研團隊成員在學生宿舍進行線下問卷收集
二、 文化載體新探索:動漫助力國家認同建構
在“動漫是否可作為傳播國家文化的有效載體”問題中,63.9%的受訪者表示“認同”和“非常認同”。調研團隊發(fā)現(xiàn),故事情節(jié)(77.4%)、角色形象(71.1%)、文化符號(58.7%)是影響學生國家認同的核心元素。針對日本動漫的影響,36.1%的受訪者認為其存在負面作用,但22.9%認為“正負影響參半”。團隊成員楊同學在訪談日志中寫道:“《鬼滅之刃》雖受追捧,但同學們普遍更關注其中'守護家人'的東方價值觀,而非單純模仿日式敘事。”
圖2 調研團隊成員在學?爝f站旁進行線下數(shù)據收集
三、教育創(chuàng)新:動漫融入國家認同教育的可行性
通過調研可知,72.5%的受訪學生支持將動漫融入國家認同教育。針對具體形式,“開設專門課程”(62.5%)、“舉辦主題講座”(64.3%)、“組織創(chuàng)作比賽”(65.1%)呼聲最高。團隊同時關注潛在問題。數(shù)據顯示,65.3%的受訪者擔憂“內容良莠不齊”,68.6%認為“娛樂性沖淡教育性”,另有70.5%指出“教師動漫素養(yǎng)不足”。對此,調研報告提出“建立國漫精品庫”、“開發(fā)師資培訓模塊”等解決方案。
圖3 調研團隊在學校操場對學生進行線下問卷訪談
四、青春聚力:以實踐探尋文化自信新路徑
此次調研不僅為學術界提供了夯實數(shù)據基礎,更激發(fā)了青年學子的文化使命感。團隊負責人廖同學表示:“動漫是連接青年與國家的文化紐帶,我們期待通過更多創(chuàng)新實踐,讓國家認同教育‘活起來’。”未來,團隊計劃與本地文創(chuàng)機構合作,開發(fā)以壯族文化為背景的動漫短篇,助力邊疆地區(qū)文化傳播
青春視角解碼文化密碼,實踐腳步丈量家國情懷。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子以扎實調研為基,為動漫賦能國家認同教育貢獻青年智慧。(供稿人:廖婉君、況虎豪、楊夏秋、劉麗蓉、陳佳鈺、何明科、黃禾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