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支教已經(jīng)結(jié)束,關(guān)于前良村的記憶也慢慢模糊,但總有些東西是忘不掉的吧。
剛到前良村時,我或許是有些抵觸的。燥熱的天氣,惹人厭的蚊蟲,沒有WiFi,洗澡不便,甚至連吃飯都成了一個問題。當生活上的問題一個接一個砸到面前時,一時間真不知道該如何應(yīng)對。但好在,這里有天真爛漫的孩子,熱情淳樸的村民,在村委會徐主任的幫助下,我們的支教生活慢慢走上了正軌。
我們上課的地方是一間小屋子,狹小的空間里擠著十幾個孩子,十幾雙求知的眼睛閃亮亮地注視著支教老師們。孩子們總是很積極的。早晨八點半的課堂,不到八點便會聽到孩子們在院子里輕聲地吵鬧。他們于院子中交談著、嬉鬧著,卻不肯進入教室,生怕吵到某幾位還在隔壁睡覺的老師們。
在課堂上的他們,比我想的要聰明許多,無論是課內(nèi)知識預習,還是興趣愛好拓展,他們總是學的很快,并能加以舉一反三;蛟S是虛榮心使然,我總想出些難題去難住他們,以彰顯自己的學識。但多數(shù)情況下,他們總是能給出很好的解題思路。當有一位五年級的小朋友跑過來問我什么是微積分的時候,我著實又驚又喜,盡力用通俗的語言去解釋微分和積分?粗贫嵌狞c了點頭,或許他并不能理解這其中的概念,但埋下的這顆種子也許將來有一天能幫助他更好的去探索數(shù)學的奧秘吧。
支教的日子就是這樣的,平靜的生活中有著不俗的浪漫與真摯的感動。如今回想起來的滴滴點點,都十分扣人心弦。而我也明白了,支教老師不應(yīng)該以教師的身份和孩子們相處,而是應(yīng)該以一種大哥哥、大姐姐或者好朋友的身份去和孩子們相處。相比與知識,他們更多的是需要他人的陪伴與關(guān)愛,而我們的任務(wù)則是告訴他們:“如果沒人愛你,那么我愛你”,讓他們感受到溫情與善意,其次才是帶去知識與視野。
兩周的支教生活很快就過去了,我們在夏天相遇,也在夏天離別,如夢一般,匆匆過后,只留一份關(guān)于夏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