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深入地了解我國原子能科學的發(fā)展歷程,傳承和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我有幸跟隨陜西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材料工程學院“兩彈一星”薪火傳,“匠心筑夢”社會實踐團隊來到了原子城炮轟實驗場。

走進這里,仿佛步入了一段塵封卻又熠熠生輝的歷史。我參觀了這座意義非凡的試驗場,深入探究了它的歷史背景和建設歷程,深切感受到它在我國原子能科學發(fā)展中起到的關鍵作用;叵肫60年代,一批科技工作者隱姓埋名奔赴這片土地,他們默默肩負起為祖國研制核武器的神圣使命。在艱苦卓絕的環(huán)境中,他們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先后成功研制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并生產出多種型號的戰(zhàn)略核武器。這座看似普通的低矮混凝土建筑,實則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所承載的不畏強暴、艱苦創(chuàng)業(yè)、勇攀高峰的“兩彈精神”和“基地精神”,令人肅然起敬。
實驗場內,有一堵看似奇特的墻吸引了我的目光。走近細瞧,上面分布著一些孔洞和坑洼的痕跡。聽了講解我才恍然大悟,孔洞是觀察孔,用于觀察爆炸試驗的情況。那些殘留在炮轟墻上的痕跡,是一次次試驗后,爆炸后的彈片嵌在墻上留下的。后來,是用特殊電鑿工具將爆轟墻上的彈片取下,才形成了如今的模樣。這些痕跡,無疑是前輩們心血的凝聚,更是核武器誕生的有力見證。在這個布滿功勛印記的浮雕墻前,面對鮮紅的黨旗,我和團隊成員們一起莊嚴地舉起右手,重溫入黨誓詞。

實踐團成員李旭棟以《錢三強——我國原子能科學事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為題進行黨史宣講,還精心錄制了微課視頻。通過他的精彩講述,我更全面地了解了錢三強先生的生平事跡、卓越的科研成就,以及他為我國原子能科學事業(yè)奉獻的偉大精神。這激勵著我要以前輩為楷模,努力投身到祖國的科學事業(yè)中去。

在負責人李宇帆的精心組織下,全體成員還參與了以原子能科學發(fā)展為主題的話劇表演。那生動形象的演繹,將當年科研工作者們不畏艱難險阻的場景再次鮮活地呈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對“兩彈一星”精神的內涵有了更為深刻、全面的領悟。
這次在原子城炮轟試驗場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豐富多樣的學習和體驗形式,使我深刻理解了“兩彈一星”精神的豐富內涵,極大地堅定了我的理想信念。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我定會以實際行動傳承和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一份雖微薄但充滿熱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