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夜晚,知了齊鳴,它們的聲音在沉寂的夏日中劃過,仿佛在彈奏著一曲曲歡樂的夏日樂章,給原本燥熱又沉悶的夜空添加些許色彩。
作為支教組的一員,在三下鄉(xiāng)這十幾天的日子里,親自給學生們上了十余節(jié)課,也旁聽了很多節(jié)。總的來說,我真的很開心,因為我真的能憑借自己的力量給他們帶來一些東西,比如說給他們講解各種各樣的新知識,帶他們參加更多運動項目,和內向的孩子談心聊天為他們解惑等等。起初,這次參加三下鄉(xiāng)的目的也是為了奉獻愛心、回報社會,為鄉(xiāng)下孩子們帶去些有意義的東西,知識也好,感悟也好,我覺得我已經竭盡我所能,而我也確實做到了。
在上杭中學本次“三下鄉(xiāng)”活動中,一共有三個班級的孩子參加,我擔任三個班的三個課程,分別是《動物的保護色》、《種子小實驗》以及《反校園欺凌》。
《動物的保護色》這門課,是我第一個開展的課程,我在這個課程中收獲最多。最開始,給一班上課,課程時間沒有控制好,課程提前了十分鐘結束,我對此感到非常羞愧難堪,并且立馬進行自我反思,是因為我沒有進行足夠的前期引入和課前鋪墊而導致的。所以我在下一個班級的課堂上立馬增加了課前的導入,提問了同學們對“動物的保護色”的初理解,也增加了一個小游戲,請一位學生模擬“捕獵者”對講臺上的小卡紙片——“獵物”進行“抓捕”,小卡紙片的顏色分別有綠色、粉色、橙色,而模擬環(huán)境色的卡紙則是綠色。當學生參與這個游戲后,他們抓取最少的顏色就是綠色,從而體現出動物的保護色作用——躲避天敵的捕抓從而更有利于在自然環(huán)境中生存,有利于種族的繁衍。加入了這個兩個部分,我的第二次課堂時間把控得相當完美。
因此我的想法又有些許改變,來三下鄉(xiāng),不僅是來教育學生,也是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我能在其中學到很多很多,比如如何把控課堂時間、如何與學生友好相處、如何在課堂之中維持秩序同時又能活躍氣氛,等等。
都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現在我對此深信不疑。三下鄉(xiāng)活動雖然辛苦,但我卻從中收獲了許多——我看到了孩子們眼中的光芒,感受到了他們內心的渴望,也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只有給予,我們才能收獲更多。三下鄉(xiāng)的經歷讓我更加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也更加堅定了我為孩子們奉獻愛心的決心。我相信,只要我們攜起手來,用心去關愛孩子們的成長,肯去奉獻自己,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