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師大學子三下鄉(xiāng)——赴阜陽調研紅色文化之旅
為了弘揚優(yōu)良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2022年7月28日,2021級信息安全專業(yè)的王嬌嬌同學前往了安徽省阜陽市的和平公園并寫下來屬于自己的心得體會。對百年黨史的每一次回望,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禮。對革命先輩的每一次致敬,都是一次精神的傳承。
安徽是新四軍的集中地,東進抗日的出發(fā)地,重大事件的發(fā)生地。而和平烈士紀念館始建于1954年,集中展示了從“五四”運動到改革開放以來各個歷史時期英勇犧牲的2700多名英烈的英雄壯舉和輝煌業(yè)績,是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重要載體,是對廣大青少年和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也正是為了紀念那些烈士而修筑的建筑。
和平公園大體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紀念館,另一部分是紀念館外的陵墓以及紅色石刻。 首先,映入眼簾的的便是以紅色為底的石刻,和平公園四個大字便干干凈凈的寫在刻在上面。往里走可以看見大型雕塑《英雄頌》,碩大的雕像,革命者與人民站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神情堅毅,仿佛不會為困難所打敗。靜謐的竹林里更別有一番天地,那里不僅記錄了五四運動里,熱血青年不懼前路艱險,依舊勇往直前。穿梭竹林之中,在一道道石墻,一幅幅浮雕下,仿佛又回到了那段艱苦的歲月,與戰(zhàn)士,與青年們并肩戰(zhàn)斗的年代。他們瘦弱但卻又堅強,單薄的臂膀承受了不少風浪。記得在初中第一次學習五四運動,第一次看到五四運動的紀錄片,見到他們?yōu)樽约旱淖鎳鴳?zhàn)斗,往事流轉在王嬌嬌同學的眼眸,一邊回憶一邊拼湊。列寧說過:“忘記過去等于背叛”,不忘記他們努力奮斗,他們?yōu)橹刈o的精神世界,F(xiàn)如今的青年因為他們可以在陽光下自由奔跑,因為他們而免受戰(zhàn)火的侵擾。 往里走王嬌嬌同學又去瞻仰了英雄的陵墓,幾十座墓碑,他們就靜靜地躺在那里,墓前的菊花,也許還新鮮?吹剿麄兊哪怪俱懀吹剿麄兡贻p的生命結束在某年,那里不見陰森的,那里不見恐怖,那里都是陽光,她感悟到:“我們都在陽光下,我也代替他們欣賞了這大好盛世。記得之前人們常常討論一群小孩子在烈士陵園里嬉戲打鬧,放風箏,是否是對他們的不尊重?我想不是,他們辛辛苦苦這么多年期盼的不正是這一幕嘛。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一個可悲的民族,而一個擁有英雄而不知道愛戴他擁護他的民族則更為可悲。我想我們是擁有英雄的,我想我們更是愛戴他們擁護他們。” 最后,王同學進入到了紀念館內部,里面有在土地革命時期,以生命為代價立下不朽功勛;有的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為了新中國的解放浴血奮戰(zhàn)、前仆后繼;有的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挺身而出,見義勇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如魏野疇烈士的書信,周傳鼎烈士的馬靴、印章,抗美援朝時期的獎章、獎狀等。犧牲2700余人,每一個人都有家,每一個人都有親人留在世上,親人為他們感傷,可他們只能變成石碑上那些小小的字。
在參觀完和平公園后,王嬌嬌同學拍攝了幾張照片,卻依舊難掩熱血,她闡述了自己的想法:“身為當代大學生,我們不僅僅肩負著自身理想的實現(xiàn),更肩負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很多人對我們不信任甚至質疑,但是,那只是因為每一代有每一代成長的方式。我們會用我們的方式證明自,己!不得不說我們是幸福的一代,是幸運的一代,但是這些都是先輩們?yōu)槲覀儝侇^顱、撒熱血換來的。我們不能忘記他們,更要向他們學習。”
- 以陳疃鎮(zhèn)為例,思考鄉(xiāng)村振興
- 黨中央著眼于推進“四化同步”、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決策。為了響應振興鄉(xiāng)村的號召,進
- 07-30 關注:2
- 關愛聽障兒童,守護無聲世界
- 匯涓流而成江海,積小善而成大愛。為了讓更多聽障兒童感受到社會的關愛。2022年7月下旬,山東建筑大學“映雪志愿團”大學生志愿者們來
- 07-29 關注:5
- 尋根筑夢,在紅色音樂中感受百年黨史
-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深入了解黨史,安徽工業(yè)大學電氣工程黨支部暑期社會實踐隊進行了“尋根筑夢,經典鑄魂”線上實踐活動,
- 07-28 關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