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廣西師范大學"語"你"象"遇社會實踐團隊走進桂林市秀峰非遺傳承體驗站·桂林喜來登站,開啟"非遺文化與入境旅游雙向賦能"主題調研。這支跨學科團隊以桂林非遺文化國際傳播為切口,通過實地考察、深度訪談與案例分析,探索世界級旅游城市文旅融合發(fā)展新范式。
在體驗站負責人的講解下,團隊成員詳細了解了多種非遺項目的起源、發(fā)展歷程及傳承現(xiàn)狀,包括桂林剪紙、桂林漁鼓和桂林彩調等。團隊成員還參與了桂林團扇制作與桂林石刻傳拓技藝的實踐。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團隊成員完成了扇骨編織、扇面繪制以及石刻傳拓等工藝步驟,親身體驗了傳統(tǒng)工藝的制作過程。
圖 1團隊成員欣賞非遺項目實體展品
調研過程中,團隊對非遺體驗館中的非遺項目的雙語介紹進行了分析,發(fā)現(xiàn)部分介紹譯文存在拼寫錯誤,語序混亂等問題。團隊向非遺體驗館對錯誤進行修改并增加文化背景注釋和二維碼動態(tài)演繹,提升外國游客對非遺文化的理解,增強國際傳播的準確性。

圖 2團隊成員鑒賞非遺文創(chuàng)
此外,團隊成員還在象鼻山景區(qū)對入境游客進行了問卷調查和隨機訪談。不少游客表示,希望非遺體驗能與入境旅游深度結合,在游覽過程中感受桂林非遺文化的魅力。

圖 3入境游客接受團隊問卷調查
通過此次調研,團隊認識到非遺文化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年輕學子通過專業(yè)知識和實踐,為傳統(tǒng)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推動非遺文化在國際舞臺上的傳播。這不僅是對文旅融合發(fā)展的探索,也是時代賦予青年學子的責任。青年應積極參與,助力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