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的宗旨,爭做排頭兵,和生力軍。由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鄭俊豪、許瑩老師指導,圍繞“樂享紅色文化,至愛留守兒童”主題,嘉庚學子于7月22日至7月26日赴四川省樂至縣資陽市大佛鎮(zhèn)開展了一系列實踐活動。


圖為實踐隊成員與大佛鎮(zhèn)團委、村干部合影 鄧旋 攝
走進心靈·助力成長
7月22日,位于當?shù)貎和嚯x,“樂享紅色文化·至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隊在東禪寺村“童伴之家”開展“心之所向”繪畫課,課前實踐隊為小朋友們精心準備了定制畫筆,邀請家長共同參與,讓小朋友們畫出自己最向往的事物,了解留守兒童心中期盼。實踐隊與駐村干部溝通交流中,了解當?shù)亓羰貎和厩闆r,為留守兒童制定“一人一策”關愛措施。

圖為當?shù)亓羰貎和M行繪畫 鄧旋 攝
實踐隊成員走訪金夢潔、李沁琳、袁鳳儀家庭,為每家送上小禮物并了解其教育情況,生活狀況和需求,疏解兒童思親憂慮。

圖為實踐隊成員實地走訪調(diào)查 胡馨雨 攝
樂學歷史·致敬先烈
探尋紅色印記,追隨元帥腳步。7月23日,實踐隊組織留守兒童15人前往陳毅故里,參觀陳毅故居,緬懷元帥豐功偉績。參觀過程中實踐隊組織學習紅色文化詩集——《七律長征》以及創(chuàng)作背景和釋義,多方面引導小朋友們學習。此次參觀活動激勵著留守兒童繼承和發(fā)揚陳毅元帥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找到人生奮斗目標,勇?lián)姑,踔厲奮發(fā),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奉獻自身力量。
孝親敬老·美德傳承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提及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要把弘揚孝親敬老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建設具有民族特色、時代特征的孝親敬老文化。要在全社會開展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老齡政策法規(guī)教育,引導全社會增強接納、尊重、幫助老年人的關愛意識和老年人自尊、自立、自強的自愛意識。要加強家庭建設,教育引導人們自覺承擔家庭責任、樹立良好家風,鞏固家庭養(yǎng)老基礎地位。” 同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孝親敬老的品德需要從小培養(yǎng)。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孝心,讓他們懂得尊重長輩,感恩關心。
為進一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實踐隊邀請大佛鎮(zhèn)前人大主席、退休黨支部書記張洪能蒞臨留童伴之家,指導實踐隊工作。開展以“孝親敬老”為主題的公開課,并同小朋友們深學細悟,列舉身邊孝老敬老事例,呼吁小朋友們積極行動起來。
水田綠波·無花果香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我國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
“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必須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解決好城鄉(xiāng)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問題”。實踐隊成員實地走訪調(diào)查當?shù)靥厣r(nóng)產(chǎn)品發(fā)展,體驗當?shù)卮迕癫烧獰o花果,與當?shù)毓r(nóng)深入交流產(chǎn)業(yè)發(fā)展近況及未來農(nóng)產(chǎn)品銷售規(guī)劃。


圖為當?shù)靥厣r(nóng)產(chǎn)品 鄧旋 攝
這次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是一次知識的探索之旅,更是一次心靈的成長之旅。它教會了實踐隊成員責任、擔當和奉獻,更加堅定地走在為社會服務的道路上。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同時,實踐隊成員也深刻感受到了社會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以及個人在社會中的責任和使命。因此大學生不僅要學習知識,更要學會如何將所學應用于實踐,為社會做出貢獻。未來,實踐隊成員希望能夠持續(xù)關注農(nóng)村發(fā)展,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縮小城鄉(xiāng)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貢獻一份力量。同時,實踐隊也會鼓勵更多的嘉庚學子參與到社會實踐中來,讓知識與行動并行,讓青春在服務社會中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