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xiāng)暑期社會實踐之感悟百年奮斗成就專題——走進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論述以及持續(xù)深化建黨百年激發(fā)的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熱情,華北電力大學機械工程系“探憶·筑夢”社會實踐小分隊成員于8月5日到河北省保定雄安新區(qū)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開展以“賡續(xù)紅色精神,砥礪奮進力量”為主題的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
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坐落于冀中平原安新縣白洋淀水域范圍內白洋淀,白洋淀作為中國北方最大的濕地之一,有著輝煌的百年歷史和令人矚目的成就,在這里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從小規(guī)模組織到如今執(zhí)政黨的偉大轉變,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偉大成就。
在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中,我們通過工作人員的細心講解,了解了雁翎隊的形成背景和歷史意義。進入陳列館內,引入眼簾的是記錄當時事件的歷史照片、文件和實物,實踐團隊的隊員們細細體會這70多年前烽火歲月中抗日隊員的英勇與功績。這些充分展示了雁翎隊成立初期的艱苦環(huán)境和他們的訓練情況,這讓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當時的他們在作戰(zhàn)時面對的困難和努力。
在紀念館內,我們觀看了珍貴的歷史資料,了解了“七七事變”后日寇對白洋淀地區(qū)實行的殘酷政策以及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白洋淀人民的奮勇抗爭歷史。這一幅幅真實的畫面,一段段沉重的歷史,以及這里發(fā)生的所有英勇斗爭和無私奉獻,都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為實現(xiàn)國家獨立、人民解放而進行的不屈抗爭。
通過這次紅色記憶、紅色精神的尋訪社會實踐活動,我們認識到作為當代青年,我們應該時刻保持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心。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工作中,我們都應該以高度的紀律和奉獻精神去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為實現(xiàn)個人的價值和社會的發(fā)展做出積極的貢獻。同時這些革命事跡的精神是我們奮進的力量,將激勵著我們繼續(xù)堅定信念,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作者:華北電力大學(保定)機械工程系白怡凡 來源:白怡凡
- 溫馨陪伴,童心相隨
- 為更加深刻領會和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切汲取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內涵,積極投身青年志愿者行動,進一步深入推進湖南
- 08-14 關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