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培養(yǎng)學生對天文知識的興趣,調動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7月15日,我校星辰社安徽支教隊成員何雯婷在支教課堂上為學生講解天文知識,帶領他們創(chuàng)作出了自己的“小星球”。
當問起土星星環(huán)的組成成分以及形成原因時,學生們積極舉手表達自己的看法。學生韋雨蝶猜測道:“可能是行星相撞后那些碎片匯聚到土星周圍去了。”學生蔣俠敏則質疑道:“為什么偏偏是在土星周圍形成?而其他星球沒有。”她還認為,可能是土星有特殊的引力,宇宙中的灰塵、碎片都吸過去了。何雯婷稱贊道:“大家的思維都很活躍,而且邏輯性都很強,為你們鼓掌!”
了解到各種顏色可能在宇宙星球中代表哪些物質后,學生們也開啟了創(chuàng)作階段。何雯婷給學生準備了泡沫球和顏料,學生可以繪制出自己想象中的星球。“泡沫球一定要固定好,顏料不要蹭到身上,換色也要注意洗筆……”何雯婷告訴學生們,自己的星球可以是任何你喜歡的樣子,每個人都要發(fā)揮想象,大膽創(chuàng)造,學生們紛紛應好。
“我好喜歡這堂課!我想知道更多星球知識!”學生王明陽認真地說道,“在創(chuàng)造你自己的星球時,我畫了我最愛的動漫人物,我要好好保存這顆星球。”這堂課還吸引了其他支教老師參與其中,他們也一致認為這堂課帶來的樂趣是無窮的、知識是深入人心的。在晾干星球上的顏料后,老師們還組織學生一起收拾涂色工具,將地上的顏料擦干凈,學生們也自覺組織將廢棄材料丟到垃圾桶。
課后,學生們還將自己創(chuàng)造的星球送給喜歡的老師,表達對支教老師的感恩。支教老師左士成收到班級學生送的星球后十分開心與感動,他回憶道:“每個學生送來的星球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份創(chuàng)新的心意是無比珍貴的,我會好好保存這些禮物,并將這份感情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