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旅汀行,非遺興劇
7月10日上午,集美大學“巖魂永鑄,汀行不止”三下鄉(xiāng)實踐隊來到長汀縣文化館進行長汀縣非遺項目的深入了解。
在涂小松老師的介紹下,我們了解了有關長汀縣非遺項目的整體情況。此外,有關工作人員郭老師向我們講解了長汀的各類非遺項目,從中我們得知長汀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主要有1個國家級項目,10個省級項目,47個市級項目,27個縣級項目。長汀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主要是民俗和傳統(tǒng)技藝,國家級項目是公嫲吹,它背后的故事表達了人們對自由戀愛和婚姻自主的向往和追求,展現(xiàn)了人性中最為純真美好的一面。也因為其獨特性,公嫲吹成為了長汀唯一一個國家級項目。
客家娘酒是其中一個省級非遺項目,該酒又稱為“紅軍可樂”,在抗戰(zhàn)期間深受紅軍戰(zhàn)士喜愛。那該如何判定非遺項目呢?郭老師告訴我們,特異性和影響力是最重要的,沒有影響力和知名度很難申遺。像非遺項目汀州唱古文,在長汀地區(qū)影響力極大,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反觀玉扣紙,雖然以前作為皇家貢品,但因為其知名度低、造價高,并沒有成功申遺。
省級刻紙龍燈非遺傳承人--戴琴炎老師,向我們介紹剪紙這一活動需要毅力與決心,且具有傳承中華文化的深刻意義。這項技藝需要有人關注、有人欣賞才能傳承下去。當代客家剪紙的任務不僅是傳承,更有改進與創(chuàng)新,如何做到傳統(tǒng)剪紙在當代的創(chuàng)造性轉換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傳統(tǒng)剪紙以前很單調(diào),沒有花紋元素,現(xiàn)在的剪紙就添加了花草和齒輪等元素,更加精美。
長汀客家剪紙中,以城關剪紙和童坊剪紙最為出名。尤其是童坊鎮(zhèn)彭坊村的“刻紙龍燈”,更是享譽全國。在戴琴炎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體驗了剪紙藝術,深深體會到了其對耐心、手法的高度要求,剪紙的圖案多樣、生動傳神,表達了客家人祈求幸福、安寧、祥和的心愿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探索傳統(tǒng)文化新路徑,非遺元素融入劇本殺,引領文化體驗新潮流。非遺的探究旨在,將非遺文化融入于年輕人喜愛的劇本殺游戲,讓參與者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增強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和保護意識。
作者:陳雅 齊磊 陳藝琳 楊藝芳 來源:集美大學財經(jīng)學院
- 愛心傳遞,西南石大“家門輔導”在劍閣
- 2024年7月10日至7月20日,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鄉(xiāng)韻劍南暑期社會實踐隊深入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香沉鎮(zhèn)劍南村,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
- 07-12 關注:0
- 研旅汀行,非遺興劇
- 7月10日上午,集美大學財經(jīng)學院“巖魂永鑄,汀行不止”三下鄉(xiāng)暑期社會實踐隊前往長汀縣文化館對長汀非遺項目進行深入了解。
- 07-12 關注:0
- 國家資助返鄉(xiāng),美育筑夢嶺南
- 2024年7月9日,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星火接力,筑夢嶺南”國家資助和助學貸款政策實踐隊伍(后統(tǒng)稱“實踐隊”)深入韶關市仁化縣周田鎮(zhèn)
- 07-12 關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