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行新增城市副中心公共服務,大學生勞動中過假期
“五一”假期,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戲曲學院等8所高校的350余名大學生志愿者,在城市副中心北京藝術中心、北京城市圖書館上崗,為讀者和游客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
為優(yōu)化完善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的公共服務,“‘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行動計劃志愿行今年全新推出了“志匯綠心”志愿服務項目,組織高校學生前往北京藝術中心、北京城市圖書館、大運河博物館,開展來客分流、秩序維護、館內引導等志愿服務。
2日9時30分許,距離城市圖書館森林書苑開門迎客還有半小時,中國人民大學學生志愿者夏則霞已經在自助還書機前就位,她先是打開卡槽更換了一卷新的打印紙,又把還書機表面前前后后擦拭了一遍。“假期讀者很多,忙起來就顧不上這些細節(jié)了。為了讓大家快速順利地還書,我得提前把準備工作做好。”夏則霞曾在人大校內圖書館做過志愿服務,對自助機的使用操作很熟悉。
10時,隨著圖書館開門,大批讀者涌入,自助還書機前很快排起了長龍。“把書放在還書箱里,我替您操作”“先登錄賬號,再還書”“別急,看看是不是有書延期未還,才會產生費用”……面對讀者各式各樣的問題,夏則霞耐心地逐一幫忙解決。一眨眼的工夫,一個上午就在忙碌中度過了,但她臉上的笑容從沒消失。“我遇到了很多老人和孩子,大多不會使用自助還書機。但這些智慧功能就是為了方便讀者設計的,我的崗位很有意義,多教幾遍,他們總會學會的。”夏則霞笑著說。在圖書館志愿服務結束后,她還要趕回學校,完成校內的志愿服務工作。
和夏則霞一樣,中國戲曲學院學生潘嘉濤的假期也被志愿服務填滿了。本次“志匯綠心”志愿行中,他負責北京藝術中心演出大廳三層的檢票引導工作。每次為觀眾指引座位后,他都會微微彎腰,手指向腳下,再貼心地加上一句:“臺階比較陡,小心。”潘嘉濤說,上崗前,志愿者們接受了細致的培訓,大到各個關鍵點位的位置,小到手位、站姿,每個細節(jié)都以工作人員的標準要求自己。他說,勞動節(jié)做志愿服務很應景,“在學習之余,服務他人,還能感受城市副中心的文化建設,很有意義。”
“‘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行動計劃志愿行由市委宣傳部、市委教育工委、團市委主辦,首都精神文明促進中心、北京市志愿服務指導中心承辦,今年計劃推出“青春與志愿同行”——首都高校力量參與重大活動志愿服務和“文化志愿 青春微笑”——首都高校力量日常參與志愿服務兩個品牌項目。其中,日常志愿服務項目重點圍繞講解引導、全民閱讀、文創(chuàng)設計等,推出“書香未來”“非FUN創(chuàng)意”“志匯綠心”系列志愿行活動。
“五一”假期過后,來自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的學生志愿者還將在大運河博物館上崗,為觀眾提供貼心專業(yè)的服務。
- 環(huán)保有約巡河護水守江河
- 中國式現(xiàn)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xiàn)代化,為弘揚“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tài)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fā)
- 05-03 關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