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1904~1974)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領導人。原名陳紹禹。安徽金寨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秋去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得到校長米夫的賞識。在米夫">
1937年11月,王明由蘇聯(lián)回國,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長江局書記,推行右傾機會主義路線,使革命力量又一次遭到嚴重損失。1938年中共中央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撤銷長江局,免去王明的書記職務。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后,王明在延安任中共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中國女子大學校長、中央婦女運動委員會主任、中央委員等職。1941年后王明因病長期休息。1942年延安整風運動王明受到了嚴厲批評。1945年4月中共中央擴大的六屆七中全會作出了《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徹底宣判了曾統(tǒng)治黨4年之久、影響黨達14年之久的王明“左”右傾錯誤路線的死刑。當時王明給全會寫信對決議表示“完全同意和擁護”。在中共“七大”上,毛澤東親自提議讓王明繼續(xù)擔任中央委員。終于,王明在44名當選中央委員中,以選票倒數(shù)第一當選。“七大”之前,王明主要從事婦女和統(tǒng)戰(zhàn)工作。“七大”以后,中央決定由王明擔任新成立的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黨的政策以及起草法律條文。
1946年6月,中央又成立了法制問題研究委員會(1948年12月改為法律委員會),中央仍任命王明為該委員會主任。解放戰(zhàn)爭時期,王明領導該委員會出色完成了制定陜甘寧邊區(qū)憲法草案、全國性的憲法草案等工作,還在山西參加過一段時間的土改。1949年9月,王明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并被選為第一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
新中國建立后,王明任政務院政治法律委員會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員會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委員、政協(xié)全國委員會委員等職。在此期間,王明做過一些法律草案起草工作,1950年負責主持制定了新中國第一部婚姻法。1950年6月9日,黨的七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王明同志的決定》。三中全會認為,王明同志至此時為止,對于他過去所犯的錯誤是拒絕反省的,對黨中央所采取的態(tài)度是不誠懇的,對不遵守二中全會決定向政治局寫聲明書的行為是無紀律的行為。因此,三中全會決定,王明同志仍應執(zhí)行二中全會的決定,對于他在內戰(zhàn)時期及抗日時期所寫的各種文章、小冊子和其他文件中所犯的原則錯誤,作一次深刻的反省,借以證明他自己是深刻地認識了并承認了自己所犯的錯誤,而在思想上行動上真正有所改正。9月上旬,王明突然向中央提出去蘇聯(lián)治病的請求。按理只有當他寫完聲明書,經中央審閱合格后才能去蘇聯(lián)。但黨中央和毛澤東考慮到他確實有病,所以在同蘇聯(lián)方面交涉獲準后,同意了他的請求。1950年10月25日,王明和他的夫人孟慶樹、兩個孩子王丹芝和王丹丁以及中央派遣的保健醫(yī)生陳鋒禹、保姆陳啟珍一行六人,在警衛(wèi)秘書田書元的護送下,由北京乘火車出發(fā),經東北去往蘇聯(lián)。 11月初順利到達莫斯科。
王明第一次赴蘇養(yǎng)病一呆就是三年多。病情好轉后,1953年12月9日,王明回到國內,繼續(xù)在法制委員會工作,仍舊住在北京孟公府胡同2號寬敞幽靜的四合院里。1954年4月,他的舊病復發(fā),住進了北京醫(yī)院,此后一直在靜心養(yǎng)病,再沒有工作過。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大決定將政務院改為國務院,并精簡調整撤銷了一些部委,法制委員會也在撤銷之列。自此,王明在政府中再沒有擔任任何職務。
1955年10月,黨的七屆六中全會召開,會前,王明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請他轉交中央,稱自己因病不能出席,并主動提出因長久不能工作,請求中央解除自己中央委員的職務。中央雖批準了他的假,但并未撤銷他中央委員的職務。這時,王明身體十分不好,于是他再次提出赴蘇治病的請求。經中央同意,王明和夫人、孩子等一行于1956年1月30日從北京乘飛機出發(fā),2月1日抵達莫斯科。中央在王明赴蘇時專門派了保健護士、警衛(wèi)員和保姆,后來又派了兩名針炙大夫赴蘇達半年多,協(xié)助蘇聯(lián)方面給王明治病。
1956年9月召開黨的“八大”前夕,中央曾于8月上旬致電王明,希望他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回國參加會議。9月8日,王明回電表示因病無法回國參加“八大”,向中央和“八大”主席團請假。黨中央和毛澤東從黨的利益出發(fā),仍提名王明為中共中央委員的候選人。這樣,王明在“八大”上仍被選舉為中央委員,不過在97名中央委員中,他的得票最少。從此,王明長期留居蘇聯(lián),自60年代起,王明在蘇聯(lián)根據當時的政治需要,化名馬馬維奇、波波維奇等,先后撰寫、發(fā)表《論中國事件》、《列寧、列寧主義和中國革命》等書,攻擊毛澤東、歪曲中國共產黨的歷史。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fā)后,王明被戴上了“機會主義頭子、蘇修代理人、大叛徒”的帽子,受到了深入揭批,成了反面典型,中央也和他逐漸斷了聯(lián)系。但中央對他再沒有作出任何決議,也沒有開除他的黨籍。當國內在“文革”的浪潮中猛烈批判王明的時候,得到蘇聯(lián)支持的王明開始在國外連篇累牘地發(fā)表文章大肆攻擊黨和毛澤東,逐漸走上了與黨完全對立的道路。進入上世紀70年代后,王明已是病魔纏身。但王明即使躺在床上也沒有停筆。
1971年,他相繼發(fā)表了《中國共產黨五十年》、《“整風運動”是“文化革命”的演習》等文章!吨袊伯a黨五十年和毛澤東的叛逆行為》是王明抱病編寫的最后一部作品,約20萬字。全書主要圍繞“文革”展開,否定毛澤東思想。王明抱著一個目的,那就是貶低搞臭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為自己的錯誤路線翻案。1974年3月27日,王明病逝于莫斯科,孤寂地躺在異國他鄉(xiāng)的新圣母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