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報告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zhàn)略性支撐”,但目前城鄉(xiāng)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鄉(xiāng)村學生群體科學意識淡薄,整體受科學教育水平不足、科學教育師資力量短缺等問題,基于以上背景,“智化行者”團隊積極響應大學生“百千萬”突擊隊行動號召,赴惠城區(qū)三棟鎮(zhèn)鹿頸村開展為期七天的暑期科普夏令營活動團隊。
團隊與孩子們在鹿頸村委會合影留念
在鄉(xiāng)村振興實踐中淬煉青春
智化行者團隊設計出以科學為核心的教學,將物理、生物、化學、藝術、心理健康以及中華傳統(tǒng)文化等課程交叉進行,各學科融合、多元化地進行科普科學文化知識,全面貫徹落實鄉(xiāng)村人才培養(yǎng)制度,促進鄉(xiāng)村科學教育發(fā)展?破砧T魂,填“智”提“質”,繪就了“簫鼓春社,古風依存”壯美鄉(xiāng)村振興圖。
美妙的科普夏令營以“神奇的火焰掌”開啟。當火焰在手掌上熊熊燃燒時,學生們無不驚嘆于這一神奇的現(xiàn)象,孩子們在成員的指導下親身體驗了“火焰掌”的神奇魅力。
“火焰掌”課堂上,孩子們體驗“薪火相傳”的實驗環(huán)節(jié)
成員們現(xiàn)場給孩子們演示了神奇且繽紛的焰色反應,與此同時,紫甘藍這一神奇的植物也給孩子們呈現(xiàn)了顏色變化的神奇現(xiàn)象,這些絢麗多彩的現(xiàn)象讓他們對科學的奇妙世界充滿了無限的好奇與向往。
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體驗焰色反應的現(xiàn)象
此外,智化行者還帶來了“水果電池”“面粉爆炸”“空氣炮”“隔空滅火”“火山爆發(fā)”“檸檬汁密信”“碘伏驗指紋”等實驗,以游戲互動、小組合作等多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讓孩子們直觀感受到了身邊常見事物所蘊含的科學知識。
尋訪知青故里,探憶崢嶸歲月
為了讓孩子感受紅色文化的底蘊和非遺藝術的魅力,團隊帶領孩子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內外的實踐活動。師生們一起參觀了鄧演達紀念園,在團隊成員介紹的陳列的文物、圖片等,孩子們親身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團隊帶領著孩子們用植物、花卉制作出一份份獨特的拓染作品,感受著中國拓染藝術之美。
團隊與孩子們到達鄧演達公園進行課外實踐活動
團隊與孩子們在課堂上一起制作獨具特色的拓染作品
關注童心成長,塑造健全人格
為幫助孩子們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成員們開展了各項心理活動。從園藝沙盤到手工制作“花樹”的課堂,孩子們在小組的團隊合作中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設計出了一個個獨具特色的花盆與生機勃勃的“花樹”。
孩子們在課堂上設計花盆作品
“調研指南”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大步走”
為進一步了解當?shù)氐目茖W教育情況,團隊通過調查問卷以及對學生家長、當?shù)貢、教師等對象進行現(xiàn)場采訪,從他們的話語中,成員們深入了解到當?shù)乜茖W教育的資源短缺,也更加深切希望可以利用高校的外部資源平臺來彌補當?shù)乜茖W教育的空缺,激發(fā)鄉(xiāng)村兒童青少年對科學的熱愛與好奇,同時也希望將科普義教帶到更多的鄉(xiāng)村地區(qū),為鄉(xiāng)村科學教育事業(yè)添磚加瓦。
書記視角:科普義教是鄉(xiāng)村振興的重要支撐
“科普教育對于提升村民科學素質、促進鄉(xiāng)村文明進步具有重要意義。”鹿頸村村委書記表示,“鹿頸村中小學生學習科學教育的硬件資源短缺,且?guī)熧Y力量薄弱,所以在推廣宣傳上,我們村與惠州學院進行對接,讓“智化行者”團隊在暑期來到我們村里,給孩子們上一些有趣的科普課程”。開展與惠州學院合作開展科普夏令營,有效彌補了鹿頸村當?shù)氐目茖W教育的空缺。從而拓寬學生的科學視野、激發(fā)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培育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高科學素養(yǎng)的人才。”
李副書記強調:“期待看到每一位村民都能成為科普知識的傳播者和受益者,用科技的力量點亮鄉(xiāng)村的未來,共同繪就一幅鄉(xiāng)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智化行者團隊的到來,讓學生們能夠學會理性思考、勇于探索,促進未來的成長和發(fā)展,為鹿頸村的教育事業(yè)添磚加瓦。
團隊成員在鹿頸村委會采訪村委書記
教師心聲:追科普而行,采擷碩果累
古人常言:“教育者:養(yǎng)成人格之是事業(yè)也。”李老師是一位擁有多年教學經驗的鄉(xiāng)村教師,她親眼見證了科普義教給學校帶來的變化。李老師表示,科普義教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她發(fā)現(xiàn),自鹿頸村開展科普義教以來,學生們在課堂上更加積極主動,學習成績也有了顯著提高,除此之外,學生還能主動用所學到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各個現(xiàn)象,并應用到生活中。
李老師補充說道:“學校開展科學課,實踐少、理論多,條件有限。而鹿頸村多開展這種科普暑期夏令營活動,有實驗、有實踐,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更容易學到新知識。”智化行者的到來提升了鹿頸村的科學教育質量,讓科學知識惠及每一位學生,為鹿頸村注入了強勁動力。
家長反饋:攜手赴科普,“育”見新未來
學生家長王女士表示:“自從參加了科普義教活動,我能明顯感覺到孩子對科學的興趣和好奇心,每天放學回家都迫不及待地跟我分享他在課堂上學到的科學知識。比如說在老師們講完做奶茶這一堂課后,孩子在回家后就會想要自己動手制作一杯奶茶,這極大的提高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這恰恰說明科普義教讓孩子學到了很多實用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fā)了他們對學習的熱情。鹿頸村的孩子們在參與科普活動的過程中變得更加自信、開朗,也更加懂得如何與他人合作和交流。因此,在科普義教夏令營的持續(xù)推動下,鄉(xiāng)村教育正向著更光明的未來昂首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