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文化之風(fēng),品文物之美”——中華文物珍傳實踐隊參觀各地歷史博物館
為傳承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溯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同為構(gòu)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在2024年8月16日至22日,來自中國石油大學(xué)(華東)的中華文物珍傳實踐隊隊成員李梓萌、欒鄴恒、宋婧涵等進行了一次意義深遠的文化之旅。他們先后訪問了山東博物館、濟南市博物館、淮陽泥泥狗傳習(xí)基地、西安碑林博物館和昭陵博物館,深入了解了中國悠久的歷史與文化。
在山東博物館,隊員們跟隨專業(yè)講解員, 從遠古石器到明清瓷器,每件展品都讓人深刻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濟南市博物館則展示了更多本地歷史文化特色,讓隊員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了更直觀的理解和感受。對淮陽泥泥狗傳習(xí)基地的訪問,讓隊員們對傳統(tǒng)手藝的傳承有了更深的認識。在許述章老師的指導(dǎo)下,隊員們體驗了泥泥狗的制作過程,感受到了非遺技術(shù)和美的魅力。 任國和老先生的介紹,讓隊員們了解到泥泥狗所蘊含的生殖文化和圖騰文化,以及其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契合之處。 西安碑林博物館和昭陵博物館的參觀,讓隊員們近距離接觸到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碑林博物館的碑刻和石刻藝術(shù)品,以及昭陵博物館的壁畫和雕塑,都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追求和諧、公正的價值取向,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
通過這次文化之旅,隊員們深切體會到文物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他們將繼續(xù)秉承傳播文化遺產(chǎn)、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使命,讓更多的人能夠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和時代精神。同時,隊員們也認識到非遺傳承的重要性,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才能真正保護和傳承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
作者:宋婧涵 來源:大學(xué)生新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