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學杏林學院綠之夢高郵分隊組織開展“青少年共環(huán)保,讓綠色看得見”實踐活動
為向青少年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增加他們對垃圾分類的了解,培養(yǎng)并提高青少年垃圾分類及愛護環(huán)境的意識,引導他們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自覺科學的開展垃圾分類。2023年1月17日14時,南通大學杏林學院綠之夢高郵分隊在揚州市高郵市高郵鎮(zhèn)黃渡社區(qū)開展了“青少年共環(huán)保,讓綠色看得見”主題實踐活動。團隊為院級重點立項團隊,同時也是省級專項社會實踐團隊,由7名大學生組成。
活動開始前,團隊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借以了解同學們對于垃圾分類的認識程度。活動正式開始,隊長首先進行垃圾分類的介紹,內容包括垃圾桶的分類、功能和使用方法,使在座同學明確了垃圾分類的方法及其社會意義。接下來隊長帶領同學們參與垃圾分類知識互動答題,充分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進一步加深了對于垃圾分類的認識。緊接著,開展了垃圾分類競賽,拿出準備的4個寫好不同垃圾名稱的垃圾桶(包括有害、可回收、廚余、其他垃圾各1個)以及若干個有垃圾種類標志以及圖案的卡片,將同學們分成兩組,在規(guī)定時間內選擇卡片投入與之對應的垃圾桶內,最終得分高的小組獲勝,現(xiàn)場的氣氛十分活躍。最后進行變廢為寶小游戲,同學們將收集來的雪糕棒制作成筆筒、杯墊、手機支架等等物品,同學們通過動手實踐,掌握垃圾分類的奧妙;顒咏Y束后,又讓同學們填寫了另一份垃圾分類調查問卷,來了解大家通過本次活動對垃圾分類知識的掌握程度。
本次活動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行,通過問卷調查、知識問答、趣味游戲等多種形式,讓同學們在寓教于樂的方式下、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增加了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有助于青少年形成垃圾分類、節(jié)約資源的良好習慣。垃圾分類,你我同行!
(文/孫康怡)
- 淮北市博物館:感受運河文明的魅力
- 本文是一篇新聞稿,作者是一名熱愛祖國和共產黨的青年大學生,這次活動有幸參觀了淮北市博物館,感受到了淮北厚重的歷史文化和運河文明
- 07-13 關注:10
- “Cu-Zn”暑假社會實踐團7月13日
- 2023年7月13日,山東理工大學“Cu-Zn”暑假社會實踐團的成員們前往莒南縣沃土村的田野山頭去了解該村的農業(yè)發(fā)展狀況。
- 07-13 關注:3
- 健康成長,與法“童”行
-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為切實做好未成年保護工作,有效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
- 07-13 關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