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大學生勞動價值觀教育路徑探析
摘要:勞動教育作為德、智、體、美、勞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極為重要的時代價值,同時勞動教育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價值觀、思想道德、素質培養(yǎng)都有良好的推動作用。因此,對大學生的勞動價值觀進行培養(yǎng)教育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勞動價值觀;教育路徑
引言: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大學生的數(shù)量也在逐年增加,而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在經濟上與文化方面的實力也越來越強,這就使得他們面臨著嚴峻的就業(yè)形勢。由于大學生的勞動動機不夠強烈,求知欲較低,同時又缺乏對勞動的正確認識,從而導致了很多的用人單位招工難的問題。本文將圍繞加強新時代大學生勞動價值觀對其教育路徑進性闡述。
一、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現(xiàn)狀
1.1主動勞動意識淡薄
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各種思潮、文化、生活方式等都在不斷地沖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這些對大學生的勞動觀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和壓力。由于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和信息的廣泛傳播,使得當代大學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金錢崇拜”。但是很多大學生主動勞動意識淡薄,啃老,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取向,這些不良的價值觀也會對當代大學生人格的塑造造成一定的消極作用。
1.2 理論實踐脫離
在傳統(tǒng)的高校勞動教育過程中,往往以理論知識為中心,忽視了對學生的勞動價值觀教育,而在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的勞動觀、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等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與發(fā)展,這就要求我們要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的結合起來,使大學生的勞動觀和思想道德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然而,目前大多數(shù)的研究只是關注了社會經濟問題,而忽略了對人的價值進行挖掘,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人的重要性。
1.3 勞動教育價值分割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學生們的價值觀念出現(xiàn)了一些偏差,尤其是在勞動價值觀上出現(xiàn)了物質化、功利化的問題,以勞動獲取的金錢和權力來權衡付出勞動的多少,將勞動帶給社會的價值去除化。較之稍有一點覺悟的學生可能會認為勞動實踐會對自身的身體素質和實踐動手能力有一定的提升,更多的是從自身的角度考慮勞動的付出所帶來的個人收獲,將自身勞動帶給社會的價值考量的較少。
二、新時代加強大學生勞動價值觀的教育路徑
2.1 加強主動勞動意識觀念培養(yǎng)
勞動應該成為大學生思想上的主觀意識和行動上的實際行為,行動上的主動需要從思想意識形態(tài)層面入手,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將勞動價值觀念以高效的方式傳遞給學生。由于社會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我國正處于轉型時期,各種思潮的涌入以及網絡的普及都為人們帶來了很多的機遇與挑戰(zhàn),這就需要國家政府、高校、企業(yè)等各個方面的積極應對,加強宣傳力度,引導正確的勞動觀提高勞動者的素質等。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與發(fā)展。同時也要注意到,隨著信息化的到來給傳統(tǒng)的文化造成的巨大破壞,使其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和危機。
要想將勞動價值觀教育的主動權牢牢握住,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大學生的責任意識,讓他們明白什么是正確的勞動觀,并能夠自覺的踐行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們國家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在不斷的提高。而在社會的進步中,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作為當代大學生產生的主要來源的青年勞動者,其思想觀念的轉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時間的檢驗和學習,所以,必須要加強對其勞動行為的監(jiān)督與引導,使大學生有明確的自我認識,從而樹立起積極的勞動態(tài)度。其次,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使其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并能深刻的理解勞動價值,才能真正的將‘愛崗敬業(yè)”的優(yōu)秀品質內化。因此,高校教師應該重視對大學生意志的培養(yǎng)與宣傳,通過多種渠道如網絡、媒體等進行廣泛的傳播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勞資的意義所在,進而形成良好的勞動文化氛圍。
第一,學校應組織大學生參加企業(yè)實習,使其了解到當前的經濟形勢,熟悉自己所面臨的崗位以及所應該做的事情;第二,高校應積極開展各種類型的校園活動,如“三下鄉(xiāng)”等主題的演講比賽,讓大學生產生對勞動的熱愛之情,提高其對勞動的責任感,增強責任意識;第三,舉辦勞作示范基地,讓大學生有機會親身參與到勞作中,體驗勞動的快樂;第四,鼓勵大學生人才的選拔、交流通過多種途徑,為用人單位輸送更多的高素質的勞動者供給條件,促進用人單位的良性競爭,為用人單位的良性循環(huán)提供保障。
2.2 加強實踐行動,做到知行合一
做到主動勞動意識和勞動行為知行合一,需要三措并舉,包括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推動,從三個維度保障知行合一的有利推行。學校不僅從思想層面教授學生勞動層面的理論知識,更應該策劃一些實踐活動作為勞動理論知識的考核,也是鍛煉學生勞動能力的機會;社會層面要凈化社會環(huán)境、改造社會風氣,通過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具體而言,家長以身作則,做好榜樣示范。家長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家長一定要在日常的生活行為中熱愛勞動,并且表現(xiàn)最真實的勞動價值觀,用行動感化子女。也可以在行動中穿插對子女的勞動理論教育,讓孩子形成正確的勞動意識,杜絕用獎勵零花錢這種物質性表面性的方法鼓勵孩子勞動,不利于孩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的形成,反而會誤導孩子們勞動的功利性價值。學?梢约訌妱趧游幕ㄔO,將勞動文化建設融入校園的文化建設中,結合學校的辦學地方特色和當?shù)氐娘L土人情,將各個時代的優(yōu)秀勞動楷模的雕像放置在醒目且具有教育意義的位置上,時刻提醒學生們勞動的重要性和重要價值。讓學生們在精神文化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逐步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之后學校 可以舉辦一些勞動主題的校園文化藝術活動,使學生將思想層面的勞動付諸于勞動實踐中,切身體驗勞動的樂趣和價值。
2.3 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是具有獨立思想的個體和思維的發(fā)展者,在面對就業(yè)時,他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因此,要想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勞動英明,必須加強實踐行動,使學生在實際的工作中得到鍛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實現(xiàn)知識的內化。
首先,要以身作則,為人先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大學生在勞資關系中,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出發(fā)點,在實踐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次是要正確認識勞動價值。馬克思認為,“勞動是人類社會的創(chuàng)造財富,也是人的自由意志的體現(xiàn)”。因此,大學生應正確定位勞動的內涵和外延,積極主動地去了解、參與和體驗勞資的本質和意義,從而自覺的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再次,要用辯證的思維方式看待勞資的評價與取舍,用辯證的觀點來認識事物的發(fā)展趨勢,從不同的角度、采用不一樣的方法來理解勞方的行為對集體的貢獻程度。最后,還要學會利用網絡資源,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yǎng),通過各種途徑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拓寬眼界,提升自我,豐富閱歷,開闊視野,增強自信心,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運用理論的意識等。
結語
本文主要是通過研究新時代大學生勞動觀教育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來展開論述的;在分析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現(xiàn)實性的問題:大學生的勞動價值觀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特點;家庭經濟條件對大學生產業(yè)的影響較大,而在就業(yè)的時候,又有著許多的壓力;學校的管理制度對學生的思想觀念產生了一定的沖擊等。而新時代對大學生的勞動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生勞動教育的核心在于勞動價值觀的構建與塑造。
- 新時代大學生勞動價值觀教育路徑探析
-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大學生的數(shù)量也在逐年增加,而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在經濟上與文化方面的實力也越來越強
- 05-08 關注:0
- 面對孩子的心理問題,我不必如此自責
- 作為一名長期在高校工作的心理咨詢師,我有不少機會接觸到出現(xiàn)心理困境的學生家長,也常常為有心理問題的青少年家長們提供建議。
- 05-07 關注:2
- 與四年前的自己“隔空對話”
- 您乘坐的2017號列車即將到站,請調整好您的心情,整理好您攜帶的回憶、夢想,面帶微笑地有序下車。
- 05-07 關注:2
- 拒絕“校園貸”,不負青春債
- “校園貸”以其極強的便利性、誘惑性和覆蓋性,備受青年學子的青睞,不少在校大學生通過校園貸款平臺,錯誤地使用校園網貸,給自身造成
- 05-07 關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