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政策讓我在大學遇見更好的自己
時光荏苒,眨眼之間,我已度過充實而頗具意義的3年大學生活:擔任活動志愿者、參加學習研討會、履行班委職責、嘗試各類競賽……這些經(jīng)歷似乎比預想的更加精彩。
我來自江西省,家庭經(jīng)濟狀況一般。但是我很幸運,受到了國家和學校資助政策的照顧。在我的學習生活中,國家助學金、困難補助等資助,基本解決了我的生活費問題,大大緩解了家里的經(jīng)濟壓力,讓我能夠在大學中專心學習,提升自己,也讓我深深體會到國家和學校是我們堅強的后盾,給予我們溫暖和關懷,為我們解決后顧之憂。
我依稀記得剛入學時,內心的緊張、興奮和憧憬。于我而言,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轉變無疑是巨大的,擁有了高中時期沒有的智能手機,一臺配置談不上高端但基本功能一應俱全的筆記本電腦,擁有了相當自由的校園生活,擁有了一筆完全由自己掌控的資金,這種轉變令我產(chǎn)生一絲彷徨,一縷迷惘。
或許是家庭條件使然,我是一個對錢很敏感的人。相信有很多同學也是在進入大學后第一次掌握“財政大權”。我在入學第一天就買了一本小巧的便利貼,每天不厭其煩地在上面記錄當天的每筆開銷,思考如何讓自己的消費更具性價比,這成了我進入大學后的第一個習慣。收到學校助學金后依舊如此,這一舉動貫穿了我的第一學年。時至今日,我已不再特意用紙筆記錄每日的開支,在生活費的使用上也不像以前那么緊繃,但依舊會不時查看手機上的賬單,在心中默默計算。這個習慣已內化為一種本能。
此外,每年我都會用獎學金和勤工助學的收入為父母買一些實用的小禮物:地方特產(chǎn)、養(yǎng)生壺、助眠枕頭等等。目前,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學生,沒有穩(wěn)定的工作收入,助學金減輕了我的求學負擔,讓我有機會依靠自身努力用獎學金、勤工助學的收入回報父母,這對我個人成長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除了助學金,我還曾收到學校暖心的隱形資助。大二時,為了防疫需要,學校決定暫時封校,學生難免擔憂餐飲如何解決,物資是否充足。不過,沒過多久,學校就已經(jīng)做好了相關的抗疫準備。正是那時,我的學生卡上收到了一筆隱形資助。我并不清楚這筆資助的發(fā)放條件,亦不知曉有多少同學收到,但這讓當時的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也讓我感受到了學校的關愛。
如何讓助學金發(fā)放更加精準,是很多同學比較關心的話題。我知道,在申請助學金時,有很多同學礙于自尊,羞于啟齒。申請時,我也曾猶豫過,感覺不好意思。其實,助學金的申請、認定和發(fā)放體系正在不斷完善和進步。以我們學校為例,申請助學金時,全程都在學校網(wǎng)站進行,需要填寫個人信息、提交相關材料、簽署電子簽名,這些個人都可以獨立完成,既保障了信息提交的完整性,也保護了學生的隱私,讓更多有需求的學生可以放下顧慮、安心申請。
同時,在評議和審核中,學校也保持了一如既往的嚴謹態(tài)度,認真對學生負責。每一份關于助學金的申請,都需要經(jīng)過輔導員審核、學院的相關部門及負責人審核、學校相關部門及負責人審核,過程層層遞進。在這樣的模式下,學校能夠更全面綜合地考慮,公正評選,讓助學金用到實處。審核完成后,學院對助學金名單進行公示時,也會注重保護學生隱私,不泄露學生姓名等個人信息。這些制度設計中的暖心細節(jié)和對公平的追求,令我感受到濃濃的人文關懷。
資助政策給了我一個機會,為我的求學保駕護航,助力我追逐更大的夢想。三年以來,在資助政策的幫助下,加上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獲得過國家勵志獎學金,也參與過校內勤工助學,為改善家庭經(jīng)濟狀況貢獻了自己的一分力量。在我的家鄉(xiāng),也有許多面臨相似情況的學弟學妹,他們心懷對大學美好生活的憧憬,卻不得不面對現(xiàn)實條件的制約。去年,我作為一名學生資助宣傳大使,于假期回到母校,向學弟學妹們分享我的經(jīng)歷,介紹各項資助政策,鼓勵他們勇敢逐夢。我也相信,他們的夢想終會實現(xiàn),在未來遇見更好的自己。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wǎng) 來源:大學生新聞網(wǎng)
- 資助政策讓我在大學遇見更好的自己
- 時光荏苒,眨眼之間,我已度過充實而頗具意義的3年大學生活:擔任活動志愿者、參加學習研討會、履行班委職責、嘗試各類競賽……
- 04-24 關注:0
- 大學學習需要掌握的6個錦囊
- 高中學習與大學學習方法的不同主要體現(xiàn)在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目標以及對學生能力的要求等方面。
- 04-23 關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