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希勒:互聯(lián)網有效的推動金融民主化
日前,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耶魯大學教授羅伯特·希勒教授(RobertShiller)來華,參加《北大商業(yè)評論》主辦的第二屆諾貝爾獎經濟學家中國峰會。期間,羅伯特·希勒教授接受了騰訊《微講堂》節(jié)目的訪談。
羅伯特·希勒教授闡述了金融民主化、互聯(lián)網與金融、創(chuàng)新與監(jiān)管的關系。在互聯(lián)網金融的爭論異常激烈的今天,他的觀點極具價值。
羅伯特·希勒的核心觀點如下:
(1)金融是一種需要經常實驗,并進行改進,以適應當前經濟形勢的技術。必須鼓勵金融創(chuàng)新,增進金融的民主化,讓更多人享受其便利,同時也要關注對人們有影響的風險。
(2)信息技術和金融應該互相融通,從而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好。應考慮眾籌這樣的大眾融資真正變成融資來源。
(3)任何新技術都有可能增加風險。應該鼓勵金融創(chuàng)新,利用互聯(lián)網讓那些降低風險的金融交易成為可能。
(4)目前我們還在用公元前發(fā)明的硬幣,或許應該有新東西來取而代之。比特幣可能是一種泡沫,但是我們的確需要更好的支付系統(tǒng)。
(5)中國的慈善體系主要是針對公司的,需要進行改變,希望能夠建立鼓勵高財富凈值的人進行捐贈的體系。
觀點一:互聯(lián)網是推動金融民主化的重要力量,要考慮是否將大眾融資真正變成融資的來源
金融是一種需要經常實驗,并進行改進,以適應當前經濟形勢的技術。必須鼓勵金融創(chuàng)新,增進金融的民主化,讓更多人享受其便利,同時也要關注對人們有影響的風險。
互聯(lián)網是推動金融民主化的力量:它可以消除地域差距、幫助人們學習,可以協(xié)助制定更精確的合同,一些眾籌網站鼓勵人們進行大眾融資,而不是通過大銀行或者風投公司獲得貸款。人們都想簡化金融,但信息技術其實可以讓金融實現(xiàn)更復雜的功能——比如可以利用大數據來精細計算合同價值等等。
信息技術和金融應該互相融通,從而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好。像大眾融資就變得非常重要,我們現(xiàn)在要考慮是否將它真正變成融資的來源。這其中有互聯(lián)網的貢獻,可以看到全球各地成百上千萬的人們參與到這個機制中來,很多評論提供了各種信息。但我們也需要監(jiān)管部門參與進來,以確保大眾融資的機制不會被濫用。
觀點二:金融民主化改善生活,要通過創(chuàng)新打破壟斷
1789年法國大革命以來,最重大的事件就是通過創(chuàng)新打破相應的壟斷。
一個例子是1811年紐約通過的《證券法》。在此之前,市場上沒有準確的有限責任制的定義,如果公司出現(xiàn)虧損,股東需要承擔連帶責任,即使只持有失敗企業(yè)的少量股份,也可能損失自己的房產、積蓄,這使得人們害怕進行股票投資。直到1811年的紐約《證券法》破除了股東承擔無限責任的規(guī)定,真正意義上的當代股票市場才成形。這個制度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它的負面影響。
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都只能觀察到人生中的微小變化,所以對激進的金融創(chuàng)新所具備的巨大潛能沒有深入的認識。這種無知使得人們很可能低估重大變革發(fā)生的可能性,從而變得極為悲觀。
另一個例子是19世紀的“儲蓄銀行運動”。在此運動之前,普通人無法在銀行開自己的儲蓄賬戶。投資公司和各種共同基金也是歷史上的金融創(chuàng)新,人們可以充分利用各種金融民主化的創(chuàng)新改善自己的生活。
始于澳大利亞的學生貸款也是這樣的創(chuàng)新,把實際的學生貸款償還和未來的學生就業(yè)收入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風險管理的金融機制。
觀點三:利用互聯(lián)網技術促進金融創(chuàng)新
任何新技術都有可能增加風險。19世紀中期由于機器的出現(xiàn),魯貝工人因為失業(yè)而搗毀機器,F(xiàn)在我們認為他們搗毀機器是錯的,因為機器讓我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而且不均衡現(xiàn)象并沒有加劇;ヂ(lián)網也可能造成人員失業(yè),加劇不均。但另一方面,互聯(lián)網也可以在政府不介入的情況下降低不均程度。
應該鼓勵金融創(chuàng)新,利用互聯(lián)網讓那些降低風險的金融交易成為可能。金融和保險正是管理風險的行業(yè),如果能夠更好地控制風險,就能夠降低不均衡的分化程度;鹗且环N風險,人的房子著火,就會擴大不均,但是保險業(yè)的出現(xiàn)解決了這種問題。
人們要做的就是解決更多類似的問題,將人們從過度的恐懼和保守之中解放出來,擁抱不會傷害自己的風險,從而實現(xiàn)自我的滿足。這包括提供保險、風險分散以及準備更完善的合同等。
就好像蒸汽機發(fā)明之時,瓦特因為“過于危險”反對利用高壓蒸汽,但現(xiàn)代的渦輪機和汽輪機采用了更高壓的蒸汽,危險性卻反而更小。
2008年的金融危機也是例子之一,我們正在修復金融系統(tǒng),現(xiàn)在需要完善規(guī)章制度、優(yōu)化程序,使用金融工具可以為人們所理解。
印刷機是16世紀發(fā)明,但其價值一個世紀以后才顯現(xiàn)出來。所以,現(xiàn)在的金融創(chuàng)新的價值也不會馬上為人所知。
觀點四:比特幣可能有泡沫,但我們需要更好的支付系統(tǒng)
比特幣是一種新的電子貨幣,現(xiàn)在處在風口浪尖。比特幣的價格取決于其故事的優(yōu)劣和被人欣賞的程度。2013年它從10美元漲到1000美元,這是經典的泡沫。
支付技術是一個有希望的新領域:人們都希望商品的價錢更準確、合同更為清晰、支付更方便。這也只是許多創(chuàng)新之中的一步而已。
比特幣看似可以獨立于政府運作,但這也讓其變成了投機者的天堂,造成了市場的混亂。從歷史的角度看,比特幣是一種好貨幣。目前我們還在用公元前發(fā)明的硬幣,或許應該有新東西來取代之。比特幣可能是一種泡沫,但是我們的確需要更好的支付系統(tǒng)。
觀點五:讓富人捐贈財富也是金融創(chuàng)新
我們往往忽視了這樣的金融創(chuàng)新:我們應該鼓勵富人把他們的財富捐給社會,回報給社會。實際上這整個的想法就是一種發(fā)明。
歷史上,收稅系統(tǒng)對富人的征稅稅率很高。后來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當對富人征較高的稅率時,進行慈善減稅。
有報告提到中國80%的捐贈來自公司,20%來自個人,美國正好相反。所以,中國的慈善體系主要是針對公司的,需要進行改變,希望能夠建立鼓勵高財富凈值的人進行捐贈的體系。
美國剛剛出現(xiàn)的一個創(chuàng)新模式是“公益公司”。這是一種新的企業(yè)形式,介于非營利和營利機構之間。公益公司可以在章程中明確寫明環(huán);蛘咂渌鐣婺康模鳛楣镜谋举|,這樣管理層會有更多社會責任感。
希勒認為人并不完全理性,市場也會瘋狂。對于金融業(yè)的未來,他認為金融是現(xiàn)代文明的核心,每個人都應該了解金融,而且應該有人不以賺錢為目的來投身于這個行業(yè)。如果設計得當,能夠很好地管理風險,給予人們恰當、正確的激勵,現(xiàn)代金融體制可以避免不平等和不均衡的現(xiàn)象,有助于實現(xiàn)一個良好的社會。
- 登山與管理看似不相關 卻在不斷重合
- 這是慕士塔格峰,被稱為“冰山之父”。它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峰上住著一位冰山公主。但是這些美好的比喻和傳說并不能給
- 01-18 關注:167
- 汪中求:從時間管理到精細化管理
- 汪中求老師一直是“空中飛人”,剛從德國回來就在廣西上了兩天課,5月13日傍晚才回到珠海的家中,14日早上8點半就出門,驅車
- 01-18 關注:207
- 郭鄭慧分享新生代員工管理要點
- 在環(huán)球資源旗下領先管理媒體《世界經理人》舉辦的“智·勝未來出口系列論壇”上,福州祥星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郭鄭
- 01-18 關注:200
- 中式管理的情義樣本:以和為貴
- 從保定徐水縣境內107國道西側,沿著大午集團自己修建的一條水泥路走4公里,就到了大午城。這里曾經是一塊沒人要的荒地,如今依然偏遠得
- 01-18 關注:168